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中药漫谈:生姜与干姜,温表阳里阳大不同

来源:新疆中医药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05-20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仲景中医师承学堂 姜,枝叶长茂,根株横溢,感坤土之气而昌盛,其生用辛散,熟用和中,能去臭气,通神明。许慎的《说文解字》曰:“?(姜),御湿之菜也。”[1]可见古人在造字

仲景中医师承学堂

姜,枝叶长茂,根株横溢,感坤土之气而昌盛,其生用辛散,熟用和中,能去臭气,通神明。许慎的《说文解字》曰:“?(姜),御湿之菜也。”[1]可见古人在造字本义上就表示“?”能发太阳之表以化僵,属御湿逐寒之物。

生姜

生姜为老姜所生之子姜,生姜鲜嫩,所具生发之气浑全,气味辛窜,走而不守。书载生姜主治虽多,但总以发表除寒、开郁散气、辟恶除邪为要,其曰伤寒头痛、鼻塞可用者,藉其宣散通肺之力;辛主散,咳逆呕哕必用者,得其开提散郁之义。《神农本草经》干姜条下云:“生者尤良”,[2]取其气性之清烈,以发汗逐邪,宣达胃气,故仲祖立桂枝汤、葛根汤、小柴胡汤,治表寒诸证并呃逆呕吐者,多用生姜。

生姜辛入肺,以通气宣畅。肺主气,为相傅之官,犹宰相辅佐君主,故通神明,神明通而一身之气正,中焦元气亦定,则脾胃出纳之令行而邪气自不能容,故曰去秽恶。

生姜之辛散伍甘缓之大枣,归卫入营,旋转于其间,则营卫因之而调和,能逐一切外感不正之气。成无己指出:“姜、枣味辛甘,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,药中用之,不独专于发散。”[3]

生姜若只用皮则辛凉,大凡外皮,多反本性,故寒。以能和脾利水,可消四肢浮肿,五皮散用之,取辛则能行、以皮达皮之义。

脾寒呕吐宜兼温散者,生姜宜煨熟用之,即用草纸包裹,以清水浸湿后直接放入火中,待草纸焦黄,姜半熟为度。吴仪洛在《本草从新》中称:“煨姜以和中止呕,用生姜畏其散,用干姜惧其燥,惟此略不燥散。”[4]


干姜

干姜为老辣之母姜,即种姜或宿根,去皮后依法所制之干燥品,其色黄白而气辛、性温,质坚结,为温中之专药。丹溪云:“留皮则冷,去皮则热。非皮之性本冷,盖留皮则行表而热去,去皮则守中热存。”[5]干姜受气足,体质收束,气则走泄,老而味厚,比生姜辛热过之,所以止而不行,专散里寒。治小腹冷痛,如腹痛身凉作泻、完谷不化,入理中汤,以理中焦,定寒霍乱,止大便溏泻;用于干姜附子汤,则治下焦,附子无干姜不热,大有回阳之力。如喻嘉言所述:“用附子、干姜以胜阴复阳者,取飞骑突入重围,搴(搴qiān:拔取)旗树帜,使既散之阳,望而争趋,顷之即复合。不知此义者,加增药味,和合成汤,则反牵制其雄入之势,必至迂缓而无功。”[6]

生姜之走,干姜之守,系于老与嫩,犹如人年老之喜静与年少之好动,虽源自一物而大相径庭,干姜能温太阴之阴,生姜可宣阳明之阳。

《本经》、《别录》只有生姜、干姜,并无炮姜,后人将干姜炒至表面呈棕褐色、截面棕黄色,并发泡鼓起、质地疏松,气香、味辛辣者,谓之炮姜;炒至表面焦黑色、内部棕褐色,体轻、质松脆,微苦、微辣者,为姜炭。生者热而能散,炮者热而善守。姜味本辛、色黄白,炮过则辛味减、色褐黑,用其黑涩之性,故主脾胃虚寒、腹痛吐泻、吐衄崩漏、阳虚失血。

缪希雍在《炮制大法》中认为:“若产后血虚发热及止血者,干姜需炒黑,温中宜炮用。”[7]新版《全国中药炮制规范》则明确指出:“炮姜温中散寒,主脾胃虚寒腹痛吐泻;姜炭温经止血,治吐衄崩漏,阴虚失血。”[8]


生姜、干姜和炮姜本为一物,均能温中散寒,宜于脾胃寒证。生姜善于散表寒,为呕家之圣药;干姜偏于祛里寒,是温中散寒之要药;炮姜善走血分,止而不移,长于温经止血。

曹俣

幼承庭训,及长学医,师从荒石、孙曼之等良师修习易道、岐黄之术。学与年俱进,以取象比类与中医气化学说见长,风药的临床应用亦具特色。

文章来源:《新疆中医药》 网址: http://www.xjzyy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520/1314.html



上一篇:520,以中药之名表白!
下一篇:吉林省药监局:北方医药药材公司“销售劣药”

新疆中医药投稿 | 新疆中医药编辑部| 新疆中医药版面费 | 新疆中医药论文发表 | 新疆中医药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新疆中医药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