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建强产业链 推进产业化—新疆中药材产业发展调

来源:新疆中医药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12-07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日照时间长,无霜期长,土质优良,可利用耕地多,农业机械化水平高……得天独厚的地理、水土、气候条件,为新疆中药材种植创造了有利环境。近年来,新疆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增

  日照时间长,无霜期长,土质优良,可利用耕地多,农业机械化水平高……得天独厚的地理、水土、气候条件,为新疆中药材种植创造了有利环境。近年来,新疆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增加,红花、甘草、贝母等中药材实现了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,建立起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生产基地,不少农牧民以此增收致富。新疆中药材产业是否已成为优势产业?未来发展动能如何?

  天山雪莲、伊犁贝母、新疆紫草、阜康阿魏……地大物博的新疆,造就了多样的地理环境、气候条件和生物资源,大量原生特色药材分布在高原、森林、草原、荒漠,尤其是中药民族药资源丰富,位居全国前列,野生道地药材、大宗药材品种优势突出。据统计,新疆的甘草、红花、肉苁蓉、一枝蒿等大宗药材种植面积近百万亩,许多企业在中药材主产区设立“定制药园”。

  近年来,新疆陆续出台《中医药健康服务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》《贯彻落实〈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(2016-2030年)〉实施方案》等专项规划和政策措施,推进中药材保护种植、研发加工、市场流动、人才培养,激发新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潜力。目前新疆有中药工业企业50余家,已上市中药民族药品种50多个,新疆地产中药新药在研项目30多个,培育项目40余个,中药标准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。

  记者深入伊犁河谷、阿勒泰地区、塔额盆地等多地,就新疆中药材种植情况、产业发展、研发加工等情况展开调研。

  规范种植提质量

  记者来到新疆阜康市九运街镇古城中心村时,中药材种植基地里300余亩板蓝根已经采收完毕。“我们种植基地的中药材品种主要有板蓝根、薄荷、一枝蒿、芸香草。”新疆银朵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阜康种植基地负责人杨晨光介绍。

  药材好,药才好。近年来,新疆的中药材声名鹊起,不仅仅是依靠地理优势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新疆在中药材种植和管理上下功夫,不断提升中药材质量和技术含量。

  新疆银朵兰药业有着50余年制药传承,是新疆医药行业率先通过国家新版GMP认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。新疆银朵兰药业总工程师陈菊说,为从源头保证药品质量,新疆银朵兰药业自2014年起逐步建立了近2000亩的中药民族药材种植示范基地,实现了一枝蒿、板蓝根、薄荷、小茴香等20种特色药材的规范化和规模化种植。“在抓基地建设的同时,公司还设立了《一枝蒿生产技术规范》,以‘公司+农户+科研机构'模式,实现了近3000亩的标准化种植技术的推广示范基地,提升中药材种植规模和技术水平。‘十四五'期间,种植基地面积预计将增加到5000亩。”陈菊说。

  去年,新疆提出加强肉苁蓉、板蓝根、甘草、红花、贝母等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生产基地建设,制定中药材采收、产地初加工、生态种植、野生抚育、仿野生栽培技术规范,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,推动中药材质量提升和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
  今年秋季,新疆巩留县塔斯托别乡英买里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格外繁忙,黄芪、板蓝根等都已完成采收。“从育苗、移栽、管护到采收,全程都有技术人员现场指导,我们还会教授村民种植技术,带动他们增收致富。”种植基地负责人赵德红介绍。

  这片种植基地是当地医药企业——新疆欣嘉明远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的“试验田”之一。2016年,该企业在巩留县四个乡镇试种100亩黄芪、党参、板蓝根等中药材,到今年在塔斯托别乡流转土地种植中药材面积达1万亩,建成了中药材种植基地。

  今年,新疆提出支持新疆紫草、红花、蜀葵、香青兰、阿胶等14个中药材“定制药园”建设,采用“公司+科研机构+合作社/农户”模式,推动新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,形成适合当地中药材品种种植养殖的规范化技术标准,积极吸纳低收入人员在家乡就地就近就业,增加中药材种植收入。

  塔斯托别乡英买里村党支部书记孙雪莲说,以前村民种植传统农作物收益每亩地700元到1000元,现在通过土地流转,每亩地流转费700元。同时,也把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。“一年务工收入约3万元,土地的亩均效益超过1000元。”孙雪莲说。

  一项项措施的落地,让新疆中药材种植不仅规模逐年扩大,种植标准和种植技术也不断提高。在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,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库尔米希村目前已经建成甘草制种基地1000余亩,甘草育苗基地4000亩。基地管理企业——新疆惠诚中草药种植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颜鑫介绍,制种育苗的目的就是为了统一品种、提高品质,增强农户的种植积极性。“目前,我们正在制定阿勒泰地区甘草制种标准、黄芪育苗和移栽标准、板蓝根种植和移栽等6个标准,让中药材从选种、施肥、除病虫害等环节都标准化起来。”

文章来源:《新疆中医药》 网址: http://www.xjzyyzz.cn/zonghexinwen/2021/1207/1812.html



上一篇:新疆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巩固脱贫攻坚成
下一篇:新西兰关爱华社中医药防疫互助家园成立

新疆中医药投稿 | 新疆中医药编辑部| 新疆中医药版面费 | 新疆中医药论文发表 | 新疆中医药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新疆中医药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